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渔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渔,本义为捕鱼,是一种海边捕鱼者所进行或从事的生产劳动。捕鱼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渔文化,它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结合,并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全方位,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渔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宝库,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文化金矿。
一、渔文化的内涵渔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鱼类捕捞、养殖、渔获物加工等渔业生产方式,也包括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是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成果在物质方面,渔文化包括渔船渔具、民居建筑、捕捞和养殖等方面渔民称渔船为“木龙”,打造新船是渔民的头等大事,每个程序都要严格按照规矩行事新船下水时要选择黄道吉日,进庙拜神,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既有庆贺新船起航,又有除去船舱和海里邪气之意。这体现出渔船对于渔民的重要性,以及渔民对于祈求出海平安的强烈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