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以前人类的出现,对世界的发展无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钻燧取火,结绳以计数,刻石以记事,而随着人类的发展,愚昧时代也迈进了文明,人们聚集一起为部落,推选领主名为君主,人们越来越注重文明的发展,个人的流放百世,石雕也应运而生。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石雕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举步不前,但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石文化事业在我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而且以其蓬勃的发展势头,迅猛普及到城市、乡村和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如今,全国各地的奇石馆、石厅、石苑、石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或专业性的大、中、小型的奇石展览、奇石节及拍卖活动连续不断举办;地质考古的专业学者或各行各业的奇石爱好者,收藏家纷纷著书立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扬石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种有关观赏石、园林石、宝玉石的专业书籍、期刊、小报等有的公开发行,有的内部交流,为普及观赏石的知识和交流石艺经验提供了阵地。
特别是当今兴起的这股赏石、藏石的石文化事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因而得以更加方兴未艾如果说明清时代分别代表了我国历史上二次玩石高潮的话,那么代以来兴起的玩石赏石活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观赏石浪潮了。社会上石雕文化各种活动的开展,必然促进了对石文化理论的研究工作,因此,一大批专家、学者,收藏家纷纷拿起笔来,撰写论文,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各类小报、期刊,有的汇编出版成专著在国内外发行,这些书刊名称不胜枚举。
如陈东升先生编著的《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景大观》上下部,袁奎荣等编著的《中国观赏石》等等,这些书刊的出版发行,大大普及了全民的石文化基础知识,提高了爱石者品评、鉴赏能力使石文化的研究上升到理论阶段。宣传媒体的介入对石文化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到各省、地、市的报刊、电台对全国各地的石文化动态、信息、石文化群体、学术组织、收藏家的活动、事迹和建树、对各地奇石馆奇石园的兴建与发展都作出了及时的反映和报导,有的媒体还以追踪报导或开辟专栏节目定期报导的方式在社会上产生了连锁新闻效应和文化效益,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石文化的价值认识,如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曾三次到桂林采访报导深圳古雅石材艺术雕刻工艺和收藏家向科生的事迹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的“请您欣赏”,柳州电视台、桂林日报等新闻媒体对石文化的发展动态的宣传报导屡见不鲜。石雕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一项最高雅的艺术享受,它在满足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她不仅能使人们得到审美的享受、艺术的追求,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品认识大自然,品认宇宙万物的智能,提高人的信息负荷、精神负荷、工作能力负荷,促进人的自然完善,自我修养,并向更高的人文层次发展。
石文化的这种功能和价值,甚至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谓“黄金有价石无价”,其道理也在这里优质的、高品味的天然观赏石之所以不断增值,就是因为石雕文化这种特殊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越来越被广大石雕文化爱好者收藏家所认识。“千金易得,一石难求”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我国的石雕文化资源,不让其破坏,不让其流失。到如今,石雕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像广场雕塑、景观园林雕塑、城市雕塑等等,著名的广场石雕如自由女神像,不光光代表个人,也象征着美国自由开放的文化,更象征着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
可以说石雕文化已经遍布世界,成为世界构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