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文化柱一但被放入城市公共空间,必定要和它存在的空间或周边空间发生相应的关系,这往往取决于石雕文化柱在这个公共空间中的地位以及职能需要。这种需要决定了文化柱在公共空间中的数量、摆放位置、排列形式等。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文化柱在城市公共空间内的布局形式与它在公共空间中的职能以及艺术效果等作用密切相关,石雕文化柱在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出现,另一种是多体出现。
多体形式出现时一般有以下几种排列形式:直线排列、半圆弧排列、平行线排列、围合排列当石雕文化柱以单体形式出现时一般是作为城市广场的主雕而放置在广场的视觉中心位置,尺度高大醒目,空间领域覆盖整个广场。以图腾柱和纪念性雕塑居多。在多个柱体排列时,直线排列的布局形式一般起到提示、分割、限定空间的作用。远视的效果会给人感觉石雕文化柱之间的虚空间像一道透明的屏障,即分隔开公共空间与外部空间又形成一个开放的大门,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后面的景观。
半圆弧排列的布局一般是文化柱和主雕结合的方式,主雕和文化柱形成一个扇形空间,两者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领域,统领整个广场平行排列的文化柱一般也是和主雕发生关系的,只是他的作用是将游人引向主雕,主雕就像高高在上的王者,石雕文化柱如文武百官站立两旁。这种情况下文化柱的间距有三个参照,一是阶梯或通道的长度,然后是阶梯或通道的宽度,再就是文化柱之间的尺度关系。围合式排列一般有圆形排列和方形排列两种。方形排列往往采用四根柱子占据矩形的四角,它们的间距取决于矩形中间主雕的尺度。
圆形排列的文化柱有时会与圆形围合空间内的主雕塑产生呼应关系,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围合空间,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其他的景观小景等这样的排列形式一般也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中心位置。文化柱有什么作用呢?在实际中,文化柱的空间职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综合职能作用。根据文化柱的不同排列方式它们具有以下七种空间职能一、分割。
广场文化柱体现分割功能的时候一般是将文化柱单排放置在广场边缘地带或者出入口处,通过石雕文化柱来分割开广场空间和外部空间,也可以在公共空间内部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例如榆林文化广场文化柱便是通过直线排列方式将平淡的空间一分为二,广场文化柱两边的景观又被文化柱统一在一起,使原本没有起伏错落的广场一下子活了起来二、限定。限定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游人线路的限定和车辆等大型交通工具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界限的作用。例如大雁塔南广场入口处的石雕文化柱就采用直线排列的方式起到很好的限定作用。这种限定实际上起到一种心里警示的作用,它和广场上的限制车辆进入公共空间的限定墩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限定带有一定的非强制性特点。也是对游客或市民素质的一种考验。三、围合。
当广场文化柱呈方形排列或圆形排列的时候就形成一个围合空间,这个空间的中心会放置主雕或喷泉等,形成整个广场的视觉中心当文化柱起到围合作用时,它们的位置一般占据广场横纵中轴线焦点周围的空间。例如宝鸡钢管厂文化柱设计便是采用圆形围合的排列形式。四、引导。引导作用只要体现在文化柱和广场主雕形成组合的情况下。通过石雕文化柱的双排设置,形成一个通道,这个通道一方面引导游人不自觉的将视线投向前方的主雕塑,并且引导游人走向主雕塑方向。
所以这个引导有视觉引导和行为引导两个作用,它们排放的位置一般在中轴线两侧,函谷关的文化柱便具有引导的功能五、呼应。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广场文化柱和主雕组合的公共空间内,文化柱起到烘托或补充诊释主雕塑的作用。例如西飞广场的排列就采用这种组合方式,使得文化柱左边的主雕如离弦之箭,大有一飞冲天之势。六、提示。一般放置公共空间入口处,起到提示游人的作用。例如西安曲江遗址公园文化柱放置在交叉路口处,当行人或车辆从路口经过时看到文化柱的提示便自然会注视到所处的地方。
再比如位于西安净业寺山下的这个文化柱也是立于公路旁边,当人们驱车路过此处如果没有这个文化柱的提示便很可能呼啸而过,错过一个好去处七、提升空间高度、丰富空间层次。当石雕文化柱的高度在一个公共空间中为最高点时,它便对这个空间的原有高度进行了有效提升,同时也丰富了原有空间的空间层次。例如,宝鸡钢管厂的小广场,在没有石雕文化柱之前,喷泉没有开放时,只是一个没有空间高度的平面广场而己,空间缺少层次,显得单薄苍白,没有文化艺术感染力,有了广场文化柱之后,不但提升了广场的空间高度,丰富了空间层次,并且从一般的广场成为了文化广场。。